【走基层】田欣欣:让俄语课堂“活”起来

——记2021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获得者田欣欣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2-03-25浏览次数:364

“自信向前,永不言败”是田欣欣的人生态度,这一切都源于她的成长环境。1988年她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虽然都是农民,但是非常坚定地要送姐弟三人走出农村,在那个认为读书无用的地方,她们姐弟三人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来了。“11岁离家求学,每天要骑行24公里,最怕天气不好,怕鞋子进水,怕电闪雷鸣,永远记得漆黑的夜晚,瓢泼的大雨,泥泞的道路……正是这些经历成就了现在的我。”田欣欣回忆道。

所幸在坎坷的求学路上她遇到了人生中所有的恩师,田欣欣缓缓地说道:“初中时因为住校两个月才能回家一次,特别想家,所以经常偷偷抹眼泪,无法专心学习,班主任知道后,经常会给我带家里的饭菜,还会让她的女儿陪我一起学习,是她温暖了我那段难熬的时光;高中时班级班风不好,是班主任老师努力为我提供了一片学习的净土,送我进入了大学之门;到大学以后我真正接触到了影响我一生的俄语和各位老师,后来他们也成了我一起奋斗的战友。研究生导师常颖教授给予了我人生最大的影响,她认真严谨,即使春节也会陪着我们梳理论文,遇到科研难题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帮我们解决;她爱生如子,经常会给我们各种惊喜,各种温暖的小礼物;她温润如玉,凡事都会先想学生再想自己。我的博士导师彭玉海教为人师者的担当呈现得淋漓尽致,犹记得31万字的论文定稿时的忐忑,发给导师后再无回信,浑浑噩噩的等了一个月,再返回,“邮件标题:定稿,以此为准,祝答辩顺利。”这短短的一行字给了我莫大的震撼和感动,幸得恩师,是她们教会了我如何成为一名好老师,如何将言传身教的意义印刻在骨子里。

荣获2019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总决赛季军

信仰之“高”难舍母校情怀

2013年,在硕士研究生阶段,田欣欣因获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三等奖,被公派至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留学,那一年对她来说是改变人生的关键之年求学期间,虽困难重重,但她门门课程力争优秀,求学之余还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当时正值电商行业走出国门,她非常有幸进入到了知名中俄合资企业担任总裁助理,并以高薪签约,但当母校向她发出邀请时,她毅然决然放弃了莫斯科的优厚待遇,回归祖国,报效母校,因为她深知,从走出家乡到走出国门,这一切的成绩都应归于母校的培养。“能回到母校、回到给予我无尽温暖和希望的俄语系,是我莫大的荣幸,这里有我的青春,更有我的理想,我希望在这里可以将俄语系的冉冉星火传递下去,可以将我对俄语的挚爱、对生活的热情传递给更多的孩子”田欣欣说。于是20157月,她满腔热忱回到母校投身教育事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她深知身上的重担,她也始终坚守责任和使命,在教育中展示人格,在真情中演绎爱心,在平凡中追求卓越。田欣欣多年来坚守三尺讲台,坚持思想求“正”,教学求“精”,研究求“新”,以青春的活力和对党的教育事业忠诚,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挑战,起到了青年教师的模范带头和表率作用。

第五届黑龙江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教学展示

育人之“智” 坚守教育初心

“用生命的热忱,坚守教育初心”是教师永恒的使命,也是田欣欣的职业理想和崇高追求。她说:教师不是一份职业,而是我热爱的事业。入职七年来,她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10门课程,年均330学时,每个学时她都精心设计案例、研发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游戏活动,努力让学生爱上每堂课;每天7点,在南区校园内田欣欣的课堂上传出朗朗读书声,她多年来坚持带领学生开展晨曦活动,或是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或是分组演绎经典戏剧、或是响应时事播报俄语新闻,这形成了俄语系独有的校园晨曦文化,也成了她和孩子们特有的回忆。这种对教学的坚持和热忱也影响着她的学生们,中央电视台CGTN中俄语言大赛亚军李思琦作为她的学生感慨颇深“从未想过我可以站上央视的舞台,这一切都是因为我遇到了最好的欣欣老师,在课上她总是能把深奥的语法讲得清晰明了,在课下她是知心的大姐姐,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总是她一遍遍给我希望。还记得在准备大赛的时候,压力大到崩溃,因为大赛临近,欣欣老师结婚后第二天就继续回到学校给我做赛前培训,她说,往前走,老师会一直陪着你。那年的‘十一’真的是刻骨铭心,我终于拿了奖,这也是我送她最好的礼物。欣欣老师在带我们时顶着博士学习的巨大压力,扛着孕期的身体负荷,她总是说,跟着我学习辛苦你们了,而我们却觉得,有生之年遇到她是我们最大的幸运”。而后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她的班级里脱颖而出,从全国高校俄语大赛二等奖的陈晓彤到第五届黑龙江省风采大赛亚军的卜晴晴,再到全国口译大赛冠军的王婷,从一人辉煌到全班进步,俄语专业四级过级率高达93%(超过全国30%),指导学生获国家级竞赛奖项15项,这一路走来都凝聚着她在教学上的付出与成长,反映着她对育人使命的独到理解。

早自习上19-3班阿依加玛丽•木萨为同学们朗诵诗歌《致大海/К морю》

学识之“实”教学比赛双赢 

20196月,田欣欣被选为文科组参赛代表参加黑龙江省高校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20个课件,400页的教案,400分钟的课堂讲授,一面是即将参加博士预答辩的压力和忐忑,一面是代表着理工大学文科组的责任和使命,她咬牙坚持,在新主楼F415教室里一遍遍排练,不断地改进,直至20节课程烂熟于心,最终在学校、教务处、工会、学院的精心指导下,在她的拼搏下最终获得了文科组一等奖。她说,真正的收获从此开始了。这也开启了她未来的比赛之路。从2019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2021外研社多语种教学之星大赛全国总决赛季军到首届全国高校俄语课件大赛三等奖、首届黑龙江省创新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活动设计一等奖、教学创新设计一等奖再到首届黑龙江省教师教学课程思政竞赛特等奖、优秀教学案例奖,都是她不懈坚持的结果。她昔日的老师,现在的战友都被她的朝气和拼劲所感染,她曾经的班主任冯小庆老师说道:“欣欣就像小太阳,有着无限的能量,走上舞台就会绽放光芒,她对待每件事情都尽善尽美,她的拼劲也不断地鼓舞着我们,作为她的老师,理应更加努力”。

修为之“深”  夯实前行之路

对于科学研究,田欣欣一直在努力的探索合适的方向。她毕业于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专业,一直是以语言学为研究对象,后来进入到大连理工大学哲学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将语言学、文学与哲学结合起来,在学院为青年教师营造的浓厚的学术氛围下,与合作导师和团队教师的一次次交流,她在原有语言学研究基础上融入了新的视角,凝练了新的儿童文学研究方向。

    经过了七年的沉淀积累,陆续获得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黑龙江省经济社会重点课题、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理工英才计划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重点课题5项教科研项目,经过研究的不断积累,她Voprosy Istorii,外国语文等核心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论文《俄语动词义位的形式句法描写》获2021年黑龙江省外语学科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21年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在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1部,实现教研与科研进步并举。

如今作为硕士生导师的她,充分尊重学生的科研兴趣,积极挖掘学生的科研潜力,将自己的科研经验和感悟倾囊相授,帮助更多优秀的孩子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为顺利。

2020年,田欣欣响应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号召,率领“基础俄语”课程团队,积极创新求索,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带领课程团队不断打磨申报书、重新制定教学大纲、设计教学活动,录制课程视频,最终《基础俄语》获2021度黑龙江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并被推荐参评国家级一流课程,她因此成为了省级一流课程的负责人2021年为响应黑龙江省“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号召,建设的《基础俄语》获批2021年度黑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课,在省内外9所学校进行思政教学模式推广,在课程中她创新性地120学时的课程内容凝练为5大知识板块,包括学习、运动、饮食、节日、互联网,并基于此建立思政元素库和案例集,通过引入科学家案例(袁隆平、邓稼先)、中国特色文化(中国八大菜系、京剧文化)、女排精神、中国力量(科技力量、经济力量)等元素帮助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培养学生用俄语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数学系赵辉教授曾点评道:“田欣欣的《基础俄语》这门课真正地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式的全过程育人,案例生动自然,不刻板,互动积极,学生们看了、听了、学到了”。与此同时,作为O-AMAS有效教学培训团队教师,她还为全校教师开展了4期的教学培训,积极分享优秀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经验。这一切,也为俄语系获批省级、申报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96月,田欣欣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担任俄语系支部书记,负责俄语支部建设、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教师科研工作、工会工作。上任以来繁重的工作、不熟悉的业务也让她倍感压力,但是在有经验的同事带领下,她逐渐调整好角色,出色的完成了党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组织支部完成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人员选举工作及各项学习;高效完成了19级研究生的毕业答辩、21级研究生的招生和调剂、22级研究生的出题和阅卷工作,保障了研究生的培养数量和质量;组织俄语系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获批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外语学科专项)5项、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黑龙江省艺术规划项目1项、黑龙江省外语学科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黑龙江省高校人文社科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任职以来,她处处以大局为重,优秀完成各项教学及管理工作,展现了当代优秀青年教师的担当与责任。

指导的学生15-2班李思琦同学获2018CGTN中俄语言大赛亚军

点点滴滴播撒阳光,经年累月铸就美好。田欣欣感慨地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曾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把学科建设作为发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为强大动力,把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坚强保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要在哈尔滨理工大学这个我梦想起航的地方不懈努力,培养更多的新时代俄语人才。